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我校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近五年来,该学科群斩获多个研究成果与奖项,为九游会国际科技创新提交了一份闪亮的答卷——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6项、省部级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林业产业创新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的成长,凝结着学科群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努力、殷切希望和心血,也标志着学科群在体制与机制改革、学科群梯队建设与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不断进步与发展。2021年8月26日,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成功获批“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这是我校“十四五”学科建设的良好开端,必将助推我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我校创建“一流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
聚力——协同联动,树立学科交叉融合理念
“科研更加强调的是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几乎没有一个重大问题是可以单靠一两个单独的学科就可以解决的,由此也就凸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学科群首席负责人艾训儒教授在谈到学科群建设的必要性时说道。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当今世界,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结果。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其新兴学科的增长点、优势学科群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
姚兰副院长(中)、吴林博士、朱江博士参加森林生态站多功能联合样带研究学术会
素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和“世界硒都”美称的鄂西南及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极其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是中国种子植物“川东—鄂西特有现象中心”的核心地带,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如何利用好区域优势和特色资源,如何推动农林医药特色产品开发、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成为本地区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变化的外部需求和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内部需要,为探索新的科研体制与机制,发挥各个学科的综合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集体讨论、反复论证,结合学校特色,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应运而生。
特色生物资源研究方向成果
“通过学科间交叉融合,各学科拓宽研究视野,相互借鉴和促进,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有利于多方位、多角度地解决科学和技术难题。”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石新雨博士这样认为。“十三五”期间,以林学为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为支撑学科组建了“林学与特色生物资源学科群”。经过几年的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原有的研究方向,在原学科群的基础上,融合中药学作为支撑学科,组建了全新的“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满足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为使学科群的建设产生“1+1>2”的效果,找准目标定位十分重要。瞄准学科前沿和地方产业发展,以服务九游会国际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科群各学科深度融合形成了“植被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天然产物化工理论与技术”、“生物硒资源与营养健康”、“土家特色药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特色生物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等五个研究方向,产生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推动区域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多方“共赢”。
引力——资源融合,打造高质量科研团队
“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人才聚集、资源集中等独特优势,以重点骨干学科建设为依托,整合和配置校内多学科实验平台资源,建立高度集成、开放共享、交叉应用的研究中心和平台,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搭建基础条件支撑。同时,以重大项目为纽带,以项目带头人为核心,汇聚多学科融合型团队,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林学园艺学院学科建设科科长朱江博士告诉记者。
湖北七姊妹山研究生工作站生物多样性标本馆
优势学科的形成,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是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团队的每一个人苦心孤诣、辛勤耕耘所得。师资队伍的水平是学科群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所在,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在交叉融合层面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促进多学科人才有效集聚。学科群现有高职称人员90人左右,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63人;高学历人才(博士)80人左右。学科群大力引进高层次、多领域的教学科研人才,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师资力量雄厚。在此基础上,将协同创新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核心举措,汇聚高水准的科研平台,为学科群的科研成果产出作了有力的支撑。学科群现有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风湿性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基础课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硒食品营养与健康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等多个学科平台。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水准的科研平台建设是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师生利用这些平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科研成果产出,使学术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植被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研究方向成果
学科群的组建,实现了学科资源的合理配置,各学科在一定范围内共享科研设备、科研场所、办学经费、师资队伍等科教资源,推动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之间、支撑学科与支撑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在人才、平台充分融合的背景下,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科研团队。例如,艾训儒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长年的积累,在武陵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维持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邓志军副教授长期聚焦于武陵山地区植物种子领域的研究,在种子活力和种子生理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吴林副教授常年研究亚热带高山泥炭藓湿地生态问题,为林学学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此外,肖强教授、陈耀兵副教授和王明红副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中药材、木本油料作物和高山水生蔬菜应用研究方面也分别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些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促进了整体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为学科的深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科技力量基础。
王明红副教授在利川高山水生蔬菜茭白基地查看病害情况
陈耀兵副教授在利川市沙溪乡调查山桐子病虫害情况
合力——机制融合,加强创新主体有机协同
“只有不断完善支持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学科融合。”艾训儒教授指出,“减少一些行政色彩,在比较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下开展学术交流,才有利于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促使创新思想在团体理性共识的基础上渐进渐行地发展起来,并达到新的更高层次。”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努力摆脱各学科壁垒的制约,优化创新主体深度合作机制,构建利于深入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从学校层面到学院自身,采取跨学科的方式,通过更为灵活的组织模式来实现学科间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让学科群成员通力配合、良好互动、利益共享。
邓志军博士(左一)指导研究生测定珙桐种子电导率
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改革传统的“以学科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模式,打破学科界限,建立“以学术问题为导向”的科研管理模式,形成适应学科交叉融合的网状管理结构,整合不同学科优质资源,构建不同学科沟通桥梁。根据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人才流动机制、以任务为中心的科研合作体制、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等,充分释放人才、资源、技术等要素的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长效机制”。
艾训儒教授指导研究生建立生态站大样地
学科群努力做到学科“分类”但不“分割”,营造师生主动交叉的氛围,点燃学生参与交叉的热情,从体制机制上为交叉开路、为融合让行。林学作为主干学科是学科群建设的龙头与重点,体现学科群发展的总体趋势,对其他学科产生引领和导向作用。林学学科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加强主动布局意识,凝聚学科方向,避免重复设置。通过创建“林学+”微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统筹系统要素、强化共建共管、美景育人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理念,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跨界融合、课内外融合、多学科人员组合的“五融合”协同育人新路径,让林科教育走出教室,走进绿水青山。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是学科群建设的支撑,是主干学科发展的保障,在学科群建设中发挥承上启下、中流砥柱的作用。近年来,学科群各学科拓宽了研究生招生生源的背景,不断丰富专业人才,同时定期举办一些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学术沙龙、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涵盖化学、化工、环境、药学、能源、食品等领域,促使学科在学术交流和讨论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蓄力——行之有效,绘制学科交融全新篇章
朱江博士表示:“要落实‘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湖北省区域发展布局’的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要求,扬优势、补短板、破难题,在学科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扬优势,即发挥林学主干学科在国家区域布点方面,是教育部在湖北省省属高校乃至武陵山片区唯一布点设置的林学类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的优势以及学科群研究方向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深度契合的潜力和巨大优势;补短板,即完善学科群所需要的高水平科研人才和高质量学科平台,进一步整合学科群资源以补齐短板,形成强有力的学科群实体;破难题,即努力破解如何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从而将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提升至国家战略层次的难题。
武陵山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动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为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艾训儒教授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出要持续推进学科汇聚交叉融合,通过五年的建设,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的适应力,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建成一批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一批高质量应用型新农科人才,为九游会国际申报博士授权点奠定坚实基础,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艾训儒教授表示:“有了博士点,才能引进更多的人才,引进的人才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发力——成果转化,铸就服务地方强大引擎
自2021年获批“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以来,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在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三个维度着重发力,突出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转化,注重科研成果在行业产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推动作用,通过技术创新解决重大发展难题、服务民族地区需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农林产业变革的到来,结合新农科建设要求和乡村振兴建设方针,学科群的组建和建设依托鄂西南及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绿水青山”资源和“森林康养”的“大健康”理念,对解决如何实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问题,推动农林产业现代化和区域农、林、医支撑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珍稀濒危植物种子超低温保存
持续探索,汇聚合力,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促进学科群的发展和壮大。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立足“独树一帜”的林学学科优势,强调发挥学科整体作用,各学科之间相互支持,注重开展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并取得了杰出成就。近年来,在植被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研究、鄂西南特色药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生物硒资源研究、鄂西南珍稀特色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长江上中游流域景观生态与水土保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民族传统风味食品现代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湖北武陵山区典型天然林生态恢复研究与示范”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木本油料植物山桐子优良品种繁育与加工”成果获国家林草局林业产业创新奖、调研报告《社会资本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变迁与演化机理》和《集体林业经营组织模式创新》先后被国务院研究室农村政策研究司采用……这每一项成果的背后,无不是学科建设团队每个人长年如一日的守望与坚持,求真与奉献。
地方高校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为地方服务,其中科研服务是一个重要方面。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以科研为抓手,通过共同开展科研和服务地方等方式,落脚在各个应用场景,满足地方所需。学科交叉融合像“催化剂”一样,实现着知识体系重构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
生物多样性团队为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的水杉原生母树数据库
通过多学科兼容并蓄,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在鄂西南珍稀特色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方面,针对水杉原生种群濒危现状,首次提出“低种子活力致危”假说,并对其繁殖特性进行了全面评估;依据对黄栌种子休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首次提出了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胚萌发胁迫”理论;在水杉原生种群天然更新、迁地与就地保护,山桐子良种选育、苗木繁育、丰产栽培、食用油精深加工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长江上中游流域景观生态与水土保持研究方面,首次系统研究了亚热带亚高山泥炭藓湿地的特殊性;率先开展了河流景观生态研究,将国内景观生态研究从传统的陆地系统拓展到水域系统;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冲突集聚区,模拟土地利用空间竞争及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为多功能区空间管理提供物理模型。这些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以服务和支撑民族地区农、林、医特色支柱产业发展为己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进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
富硒产品专利证书
面向“十四五”,生物资源与营养健康学科群将厘清思路、突出重点、加强建设,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以“三步上篮”的奋进姿态,实现学科核心竞争力、社会贡献力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促进九游会国际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